This commit is contained in:
GcsSloop
2016-08-26 05:46:41 +08:00
parent 4f7316eaaa
commit 7c9c2747de

View File

@@ -402,7 +402,7 @@ mapPoints: [600.0, 900.0]
这一类方法看似不起眼,但拿来稍微加工一下就可能制作意想不到的效果。
**1.setPolyToPoly**
#### 1.setPolyToPoly
```java
boolean setPolyToPoly (
@@ -472,7 +472,27 @@ public class MatrixSetPolyToPolyTest extends View {
> **用setPolyToPoly这个方法可以制造类似于3D的透视效果。**
文章发出后有小伙伴在GitHub上提出疑问说此处讲解到并不清楚尤其是最后的一个参数所以特此补充一下内容。
我们知道`pointCount`支持点的个数为0到4个四个一般指图形的四个角属于最常用的一种情形但前面几种是什么情况呢
> 发布此文的时候之所以没有讲解0到3的情况是因为前面的几种情况在实际开发中基本不会出现除非是极其特殊的情况~~才不是因为偷懒呢,哼。~~
| pointCount | 摘要 |
| :--------: | --------------------- |
| 0 | 相当于`reset` |
| 1 | 相当于`translate` |
| 2 | 可以作 缩放、旋转、平移 变换 |
| 3 | 可以作 缩放、旋转、平移、错切 变换 |
| 4 | 可以作 缩放、旋转、平移、错切以及任何形变 |
> 从上表我们可以观察出一个规律, 随着`pointCount`数值增大setPolyToPoly的可以操作性也越来越强这不是废话么可调整点数多了能干的事情自然也多了。
>
> 只列一个表格就算交代完毕了显得诚意不足,为了彰显诚意,接下来详细的讲解一下。
魔力不足,正在蓄力中...